柳营曲

专门存放碎碎念。

明朝那些事儿

上一篇的后续。

大约在十多年前与朋友聊天,说起过去的人看连台本戏,约等于现在的人看电视连续剧。一时戏言道可以不拘剧种,从《九江口》演到《帝女花》,系列名为“明朝那些事儿”。

最近左右无事,脑子里想着,倘若真要排这般戏码,还有哪些剧目可以入选呢,需满足:

1.确定为明朝背景(由于京昆衣箱以明朝服饰为主,有一些剧目发生的时代不明,一股脑被安在了明朝,姑且不算);

2.以政治事件为题,或是有重要政治人物(或其原型)登场;

3.剧目本身有一定影响。

想来想去,排了这么几出,足见大明同人创作之繁荣,以及OOC古已有之:


《千忠戮》。永乐靖难事。常演《草诏》(方孝孺)、《惨睹》(又名《八阳》,取八支曲子都以“阳”字结尾。所谓“家家收拾起,户户不提防”之“收拾起”,即出自本折首句“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”)、《搜山打车》(建文帝、程济、严震直)。这程济有没有跟着建文帝逃难暂且存疑,严震直属于躺枪,伊在建文朝退休了,永乐朝曾以原官巡视,不久病逝,并没有再当一十六年尚书。

《梅龙镇》。正德与李凤姐事。我小时候觉得这词儿尺度不小,不过后来看了正德自己做过的那些事儿就…也还行吧。

《法门寺》。作为地点法门寺本身也算是大IP(当然此法门寺非彼法门寺),作为戏曲也演了有两百年,讲述一桩小青年有婚约在身还要自由恋爱引发的公案,最后这个小青年明辨冤枉得娶双美的故事。重要政治人物刘瑾出镜,听的就是京白爽脆利落。

《一捧雪》。莫怀古“一捧雪”玉杯事。有传闻此剧为王忬家《清明上河图》事演化而来(见顾公燮《消夏闲记摘抄》)。实名出镜的除了严氏父子,还有陆炳与戚继光。“群臣放假我独无”,心疼陆东湖,什么事情都要带上他,刑部老爷生病不能监斩也找他,死于加班没跑了。

《四进士》。宋世杰事。大明普法栏目剧,有活在台词中的海瑞。

《鸣凤记》。大明倒严集团(夏言、曾铣、杨继盛、邹应龙、林润、孙丕扬等)前赴后继终于成功的故事,趁热出炉,影响深远。存世折子不多,有《辞阁》(夏言、曾铣)、《吃茶》(杨继盛、赵文华)、《写本》《斩杨》(杨继盛、杨夫人)。我觉得第一个OOC的怕就是夏言——一则实在不觉得夏言本身是多少正派的人物,二则夏言出场表完忠心之后就开始一本正经给新纳的小妾(小妾姓苏,倒是符合事实)讲女德… 这真要是王世贞作的,好叫人大跌眼镜。

《十美图》。已有前文细述,吐槽无力。

《龙凤阁》。即《大保国·探皇陵·二进宫》,原创情节。故事本身比较无聊,弱智程度跟《打严嵩》(邹应龙挑拨开平王府与严嵩的矛盾,借口把严嵩打了一顿)或有一比,只是《龙凤阁》胜在一唱到底,《打严嵩》胜在表演生动。剧情大致是明穆宗死后,太子年幼,李妃以女主垂帘,欲让江山于其父李良。定国公徐彦昭、兵部侍郎杨波,于龙凤阁严词谏阻,李妃执迷不听,将二人斥退。徐夜谒皇陵,望先王阴庇,得见杨波亦率子侄前来扶保皇陵,心中甚慰。李良得朝,封锁昭阳殿,李妃乃知其父篡位之心,遂将幼主托付徐杨,以固明室社稷。我觉得这个戏百分之一万是民间创作,表达了一种草根的朴素的价值观:女人出嫁了就别惦记娘家(大雾)。剧中徐彦昭的原型,既道是定国公徐,一般认为是徐达的后人。有说原型是徐阶,私以为非。我倒寻思着《御林郡》里的徐赞,看着原型倒可能是徐阶(若是,少湖喜提同人一篇)。杨波,从姓名及官职看,原型可能是杨博,不过杨博万历初年都六十好几了,还要从孤儿寡母手中哄骗个一官半职,实在也无法与真人形象联系起来。

《玉蜻蜓》。狗血家庭伦理大剧。瑶泉你你你切莫要放在心上。

《清忠谱(五人义)》。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事。江南地区民风彪悍原是正理。

《铁冠图》。崇祯事。现常演《对刀步战》《别母乱箭》(周遇吉)、《撞钟分宫》(崇祯)、《守门杀监》(王承恩)、《刺虎》(费宫人)。“三百载皇图一旦抛”。

《桃花扇》。侯方域李香君事,出镜的熟人太多,恕不一一赘述。

 

TBC.

PS:我疑心《孙安动本》中的反派boss张从是在影射张居正,但我没有证据…

评论(2)

热度(11)